虚拟现实(VR)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集聚模式

发布作者:廖义桃浏览次数:

纵观科技产品周期,约10到15年,大的周期会开始重塑整个行业。作为继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代计算平台的VR/AR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VR/AR被认为有望重塑现有电子市场。科技巨头、资本机构看好虚拟现实技术,纷纷布局“VR+”领域。

一、虚拟现实(VR)产业链现状及细分领域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VR)产业链覆及五大类多个垂直领域。硬件、软件、应用、内容、分发平台等五大类构成了虚拟现实产业体系的核心。其中,硬件和软件构成了虚拟现实产业的终端产品,应用包括各应用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分发,内容包括各应用领域的内容制作、内容运营。互联网连接虚拟现实各产业链环节。

虚拟现实(VR)产业链

七大力量齐推动,促进VR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用户、技术研发者、硬件商、软件开发者、内容制作商、渠道分发商、投资机构七大主体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并正在形成一条集工具设备、行业应用、内容制作、分发平台、相关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

1、核心元器件:五大元器件成VR硬件核心,成行业技术突破关键

(1)发展现状:核心元器件产业发展呈现强垄断、高集中度、高门槛、技术差距悬殊四大特性鲜明特征

从目前的中国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国外厂商占据市场主导,国内企业尚处于追赶阶段。并且,芯片、传感器、定位器、AMOLED、嵌入式微投影、摄像头、存储器等构成VR产业基础元器件,并成为中国VR产业发展的技术突破难点与关键。

·芯片领域国外巨头垄断市场。视觉处理芯片是虚拟现实的发展热点,在国外巨头盘踞的情况下,国内芯片企业也积极研发布局,不断拓展市场份额;SSD固态硬盘直接影响虚拟现实使用体验,但由于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高端设备,市场被美光、三星等国外厂商把持。

·传感器领域国内涌现大批技术实力企业。动作捕捉及视觉传感器成为虚拟现实底层硬件领域的未来发展重点,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创业企业。

·显示配件领域我国处于追赶阶段。AMOLED 由于技术体系与关键工艺尚未定型,目前我国尚处于追赶阶段,发展水平略高于日本,但与产业主导者韩国三星、LG 技术仍有差距。


(2)主体特征:传统电子信息大厂、互联网科技巨头、中小创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四类主体成为主要中国VR产业发展主要推动者,介入方式及侧重点各异

·传统电子信息大厂。利用行业技术及资源积累优势介入,未来发力点在技术突破引领和产能扩张。

·互联网科技巨头。利用资本及人才吸引优势介入,未来发力点在技术突破、产品研发。

·中小创业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介入,夹缝求生,易被并购,难以做大,未来发力点在成果应用与新产品研发。

·科研院所。紧跟前沿共性技术,关注战略意义,依托雄厚人才资源介入:如芯片、传感器,未来发力点在共性技术突破与重大成果应用。


(3)趋势研判:纵观各方动态及行业大势,VR核心元器件领域未来将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专用型产品研发突破空间大。通用型难以满足VR性能要求,未来将打破VR商业化瓶颈,进行专用化突破。如目前,高通、英伟达、谷歌加大投入,开发专用芯片,Insight 64首席分析师纳森·布鲁克伍德厂商有望研发专用芯片。

·趋势二:巨头仍将继续引领市场。巨头利用资本、技术、行业资源等优势把持市场,垄断格局难打破。从技术创新看,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长周期、高成本风险。从行业动态看,并购态势明显,研发生产分离,产能扩张依赖大厂布局。

·趋势三:元器件迎来新一轮爆发增长。VR、AI等智能硬件浪潮下,核心元器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迪顾问、英伟达、ARM等厂商、研究咨询机构纷纷看好其前景。新一轮产能扩张、建厂潮到来,索尼传感器、三星AMOLED扩张为缩影。


(4)发展机遇:综合考虑现状前景、产业驱动因素、主体动态、布局规律等方面,未来围绕VR元器件有望形成四类产业集群,但仍以通用型为主,且需依托大厂布局,集群难度较大。


2、终端产品:三类设备成VR硬件终端重点,引领VR产品市场

(1)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呈现高热度、高竞争、高增长、盈利难的明显特性

市场规模方面,硬件设备领域国产设备市场逐渐扩大,并且,显示输出设备(PC/主机外接头盔、手机盒子(VR眼镜)、一体机、大型空间)、输入反馈设备(操作控制设备、监测捕捉设备、其他配套设备)、全景拍摄设备(全景摄像机、其他辅助设备)成为VR硬件终端的核心设备。技术和系统方面,国内外差距呈现逐渐缩小态势。

·虚拟现实硬件设备领域国产设备市场扩大。国内虚拟现实设备领域已经打破索尼、HTC、Oculus等寡头时代,国产一体机和头显销量上升,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其中,PC外接头显市场规模领先,移动头显销量较大,一体机入局厂商逐渐增加,未来有望成为主流VR设备。

·技术和系统领域国内外差距逐渐缩小。虚拟现实即将进入以感知交互和内容制作为主的发展阶段,交互技术和VR引擎领域将率先爆发,国内企业在动作捕捉、手势识别、体感交互、眼球追踪等领域与国外领先企业差距逐渐缩小。


(2)主体特征:从市场投资主体来看,呈现跨界活跃,主体类型多元化特征

传统电子信息企业、跨行业巨头、创业企业等三类主体成为VR终端产品产业发展主要的推动者。各主体介入方式各不同,其中,传统电子信息企业以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新盈利板块,通过自主研发方式介入,如三星、微软、SONY;跨行业巨头在市场驱动下紧抓消费新趋势,以并购投资+自主研发的方式介入,如腾讯、Facebook、暴风;创业企业紧抓资本市场利好及低门槛创新机遇,以模仿+自主创新方式介入,如乐相、灵镜、3Glasses。


(3)趋势研判:行业动态及发展规律指向三大趋势

·趋势一:“竞”点临近,行业洗牌。硬件投资下滑,投资将趋于谨慎;创业企业倒闭潮来临,70%企业将倒闭,并未来的1~2年持续;国内已有百个VR眼镜品牌,低端竞争将加剧。

·趋势二:高性能无线化发展。手机盒子逐步弱势,预计2019手机盒子销量下滑,市场呼唤高性能移动VR产品;高性能头盔、一体机为研发投资关注点,如谷歌、微软、乐相等聚焦高端。

·趋势三:向内容及平台转型。内容平台资本吸引力强,创业企业纷纷介入;龙头企业依托内容平台弥补硬件低价:如sony、Oculus 、微软。


(4)发展机遇:综合考虑现状前景、产业驱动因素、主体动态、布局规律等方面,未来围绕VR硬件终端,可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细分领域,但区域VR产业发展较难形成集群


3、内容应用产品:从B端到C端涉及多个应用领域,易于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

(1)发展现状:从VR内容应用领域的发展态势来看,VR发展以B端行业应用为主,VR行业应用仍以客制化需求为,内容不足阻碍消费端市场的爆发。但随者未来技术的突破和VR硬件设备进入C端市场,C端内容应用迎来发展,涉及场景众多,整合内容制作商、发行商、平台渠道商等多类主体,易于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

·2B端以内容客制化需求为主。企业端对VR解决方案和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尤其在教育、医疗、地产/家装、旅游等领域,内容开发企业仍以客制化需求为主。

·2C端内容开发不足。消费市场内容开发聚焦视频/直播、游戏/社交两大领域,但内容匮乏是阻碍设备销售和应用普及的主要障碍。


(2)主体特征:从市场主体格局来看,国内生态圈尚未形成,创业企业迎来机会

·欧美及日企初步形成生态,国内成前端创业沃土。欧美及日企围绕主流VR设备,涌现一批内容企业,初步形成生态。国内中小硬件企业转型、新创业团队涌现,投资者、创业者普遍认为内容创业为切入机会。

·原有领军者跨界优势不明显,创业企业有望后来居上。以游戏、影视内容为例,原有领军者跨界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格局未形成。

·国内创新城市集聚大批内容企业,已有优秀企业出现。通过企业研究,企业布局集中在上海、北京,物理空间限制弱,依托平台形成生态初现端倪。


(3)趋势研判:VR内容应用领域在未来五年将迎来爆发,2B端率先发力,2C端有望后来居上,应重点关注

·市场缺口大,各大机构看好未来五年市场。业内一致认为(招商证券、艾瑞咨询、高盛均赞同),内容需求缺口大,即将迎来爆发,,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50亿美元。

·内容制作给多领域带来颠覆, C端将成主要市场。高盛、36氪、腾讯、微软等一致认为,游戏、直播、影视、社交、医疗、零售、教育、军事、工业制造等九大应用领域为未来发展热点。B端针对性强,价格敏感度低,已有较多产品投入使用;C端用户规模大,长期看将打开大市场。


(4)发展机遇:综合考虑发展机遇、制约瓶颈、集聚难度等方面,未来将重点整合一线创新城市的内容创业企业资源,分近中远期打造七大领域的内容制作生态圈。



二、虚拟现实(VR)产业创新集聚模式

1、空间格局:中国VR产业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一线城市为主,二三线城市积极布局的态势。

一线城市VR产业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其中,用户分布方面,近半数集中在北上广深;专利分布方面, 以北上广为研发贡献密集区,形成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专利格局。

非一线城市从政策发力,积极导入产业资源。江浙一带沿海城市、川渝等内陆城市均积极投入研发力量,搭建产业导入环境。二三线城市积极研究顶层设计,VR规划遍地开花。在政策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重大项目支持、产业主体补贴等;组建产业联盟,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资源对接、技术信息共享、创新创业服务等服务体系;推动基地建设,抢抓市场,对接顶层设计,布局产业一线;营造科研氛围,成立产业研究院、引进国际实验室、组织国际博览会;开展应用试点,旅游等垂直行业为切入口,有侧重、有想法地铺展VR蓝图。


2、集聚模式:VR产业集聚创新发展主要有VR产业园/基地、产业小镇、产业孵化器等三种形式。

·VR产业基地/园区。以VR产业研发、生产制造为主,内容与产品应用、展示、体验为辅的产业园区。代表案例:南昌VR产业基地、中国西部虚拟现实产业园。

·VR产业小镇。围绕消费端、硬件端、内容端三大产业环节,集研发、生产、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小镇。代表案例:福建VR产业小镇、合肥撮镇VR小镇。

·VR产业孵化器。占地面积较小,集产学研服四位一体化的VR/AR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代表案例:青岛VR/AR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郑州VR/AR孵化器。


案例链接1:

南昌VR产业基地

项目概况:

成立于2016年,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片区,距离西客站仅2公里,是南昌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立足红谷滩、面向江西、辐射中国,构建世界级的虚拟现实产业中心。

发展成就:

现已落户企业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个( 联想)、国内500强企业项目2个(欧菲光、紫光)、行业龙头企业项目1个(中国网库)、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项目1个(北理工)。

发展策略:

项目发展主要采取打造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核心生态项目)、精准聚焦两大发展领域等策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构建VR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打造9个支撑点,即设立VR产业研究院、发起创投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组建VR教育集团、搭建VR公共服务平台、打造VR学术交流中心、构建VR企业创新中心、建设VR主题公园、组织VR国际博览会和引进成立VR重点实验室。

·重点打造“四大中心、四大平台”核心生态项目。即VR创新中心、VR云中心、VR体验中心、VR展示中心等四大产业中心和VR标准平台、VR交易平台、VR教育平台、VR资金平台等四大服务平台。

·聚焦两大发展领域。产品领域聚焦教育培训、智慧旅游、全民健身、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VR/AR产品与服务;企业领域集聚VR硬件制造商、软件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为以上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共机构与研究机构。


案例链接2:

合肥撮镇VR小镇

项目概况:

撮镇VR小镇占地1508亩,项目作为全国首个VR小镇,以肥东双创小镇为合作范围,以VR产业为主导,围绕消费端、硬件端、内容端三大产业环节,以环境创新、平台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创新为理念,导入集孵化、体验、展示、科普、消费、休闲、人才为一体的VR产业生态平台体系,打造成为功能完备、产业鲜明的VR特色小镇。

功能设置:“一轴、四区、一带”功能布局。

发展策略:

项目发展主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打造、5G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优良科研环境集聚高端人才等策略,促进虚拟现实(VR)产业集聚发展。

·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打造,利用政府背书,集聚资源。项目现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肥东县人民政府授权政府出资人与安徽省路网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合肥 VR 特色小镇项目的投资运营平台,合作期限暂定 12 年,打造全国首例 “PPP+VR+ 特色小镇 ”,利用政府背书,集聚各方产业资源,构建一个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齐头并进的 VR 小镇。

·5G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虚拟现实专业化产业发展平台,立足于5G+VR/AR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趋势,以5G+VR/AR商业化应用示范为引领,以相关技术应用创新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基地+产业项目为载体,打造5G+VR/AR产业技术应用创新高地,加速VR技术的应用及产品的规模化发展。

·营造优良科研环境集聚高端人才。小镇核心产业运营商网龙华渔教育与合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成为合工大软件学院本科生3+1实验基地,打造VR产业领域高端人才的摇篮,吸引国内最先进的最完善的产业体系、人才和技术集聚小镇。


总的看来,笔者认为虚拟现实(VR)产业的集聚创新发展主要有产业应用推动、政企合作机制、产业基金运作、产业发展生态平台构建、发展环境营造等五大关键要素:

一是以应用带动产业的集聚创新,对于VR产业园区及小镇等大型项目,在发展初期,应重点布局VR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及公众应用三大领域,以教育、旅游、交通、医疗、文化、娱乐、游戏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突破口,推动VR产业的集聚发展;

二是形成强有力的政企合作机制,利用政府背书,集聚各方产业资源,打造一个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齐头并进的 VR 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打造协同创新的VR开放发展服务平台,提供优异的开发环境和资源配置,集聚创新创业资源;

四是成立VR产业发展基金,给予产业孵化与创新发展的基金支持,对VR产业的早期项目进行价值发现及投资孵化;

五是营造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造高端技术成才培养的高地,适当地提供高端人才落户、社保、创业补贴、子女就学、人才津贴等方面的鼓励保障,集聚产业人才资源。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