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信息产业|产业生态解析和园区布局模式

发布作者:尹福臣浏览次数:

近日,华为Mate50有望支持卫星通信上了热搜,并带动卫星通信概念股纷纷上涨。这只是空天信息产业又一次受到关注的契机,而从未来发展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空天信息将与各行业应用信息深度融合,赋能产业、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是全球航空航天产业中发展最快速的国家,根据Business Wire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航空航天产业达到1184亿美元。随着空天信息应用和卫星通信的发展,中国航空航天将进入发展大时代,多个地方已确立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战略。


一、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

空天信息产业包括航天运输服务、卫星应用服务和空间站应用。在卫星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依托已建成的北斗和高分两大卫星系统,已形成主要面向专业用户的导航、遥感类应用。未来,随着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建立,传统的导航、遥感将与通信功能融合,形成“通导遥”一体的空天信息网络,同时促进空天互联网、万物互联产业的发展。

在传统应用市场,导航、遥感等卫星相关应用将通过星座链路系统获得更多的载体,从而加速其国产化进程。而在新兴应用市场,一方面将形成面向终端用户的空天互联网服务,与地面通信基站形成互补,服务海洋、极地等地区;另一方面,空天信息产业与5G产业有较强的相似性,主要体现为对传统产业的赋能能力,可以预见,由空天联网带来的新型应用将为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种万物互联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卫星通信产业链的解构

卫星通信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领域。

卫星制造领域:主要包括卫星制造、部件及分系统制造和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卫星制造的核心是GNC系统(制导、导航、控制系统),动力来源还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开发等能源供应问题。

卫星发射领域:主要包括发射服务、运载火箭服务和利用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组成,目前发展最快的是商业航天领域。

卫星应用及运营领域:主要由遥感业务、航天飞行管理、卫星移动服务、卫星固定服务和消费服务等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卫星移动服务包括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话音业务;卫星固定服务由转发器租赁和管理网络服务组成;消费服务由卫星电视、卫星音频广播和卫星宽带业务、上行发射站、星载转发器和地面接收站组成。

卫星地面设备领域:主要由网络设备和消费设备组成。以消费设备中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例,需要板卡、芯片、电子地图、接收机、天线、运营服务和导航系统。

根据中航证券的统计,2020-2025年,我国卫星制造市场规模可超过3150亿元,年均市场不低于520亿元。我国卫星制造企业主要有中国空间、上海航天、中国卫星等;卫星发射企业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电子、航天动力等;卫星地面设备供应企业包括:航天科技、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华力创通、南方测绘等。


三、卫星应用产业不断壮大

按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卫星应用目前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2021年我国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到5525.82亿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为4690亿元,卫星通信产业规模为757.7亿元,卫星遥感产业规模为118.12亿元。

随着北斗导航网络的组网完成,北斗导航服务将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场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的内循环。上游基础部件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天线等构成;中游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下游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提供众多行业应用。在当前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中,地面设备等中上游产值占比缩小,下游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在快速提升。

卫星通信行业下游需求主要是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客户主要是电视台、海洋事业、国防、偏远山区、灾备等。2021年,在我国卫星通信市场中,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614.9亿元,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113.0亿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29.8亿元。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全球商业遥感卫星进入产业化发展时期。我国卫星遥感应用主要以国防及政府在国土、应急安全、气象领域为主,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市场上各行业对高质量地理空间数据的需求增加,遥感卫星在精准农业、森林病虫灾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商业应用快速崛起。

 链接:安溪空天大数据产业园  

福建安溪空天大数据产业园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卫星运控—地面接收—应用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基地。园区建有空天大数据中心、国际空天大数据交易中心、国际空天技术交流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研发中心、空天科技人才培训中心、空天数据企业总部基地、空天数据深加工基地、数据产业孵化基地、空天科技旅游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以此带动空天地一体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2022年,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与中科星桥和长光卫星共同合作研制的铁观音1号、铁观音2号等遥感卫星相继发射,目前福建安溪已开始利用铁观音1号、铁观音2号等遥感卫星数据。卫星地面站规划建设4部遥感卫星接收天线,将建立起地区空天大数据库,利用及时的数据进行应急路线规划,为安溪县免费提供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土壤监测、地灾害、森林防火等服务。


四、低轨卫星通信快速发展

低轨星通信网络是利用低地球轨道(LEO,距离地球300-2000公里)部署的向地面和空中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的新型星座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低轨卫星通信网络与高轨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移动通信网、IOT和Internet等)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构建成一个能够实时接收、传输和处理信息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微小卫星、地面设备等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有SpaceX的“星链”、亚马逊的“柯伊伯”、OneWeb、O3b等星座计划;中国有鸿雁、虹云等星座计划,企业有连尚网络、银河航天、九天微星等。目前,全球正处于人造卫星密集发射前夕,SpaceX的“星链”计划已发射卫星3200多颗,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轨位可用空间将所剩无几。

2020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将强化市场的确定性,产业融资热度回升。世界主要国家政府航天投资额中,中国政府排第二位,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分别推出鸿雁系统和虹云工程。众多创业公司获得投资机构的不同轮次的投资,蓝箭航天、零壹空间、九天微星等火箭、卫星研制公司均获得多轮过亿投资,并先后实现首箭、首星发射。

在卫星制造领域,80%以上市场将来自于部署在LEO的通信小卫星(或微小卫星)以及星基导航增强系统所使用的小卫星(或微小卫星)。随着技术不断突破,高分辨率0.5米级的光学卫星成本已经从几亿元降到几千万元,卫星重量也从以前一吨多降到200公斤左右。随着制造和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卫星正大踏步走向商业应用。

面向低轨卫星的广阔应用场景,多地积极布局基于低轨卫星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如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星谷”、上海“G60星链”产业基地、深圳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宁波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等。以“星谷”项目为例,将重点布局卫星互联网源头创新区、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区、场景应用示范区三大功能区。


五、商业航天发展迎来黄金期

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星座组网成功,卫星互联网在2020年被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商业发射需求将快速增长,航天产业化发展程度将大幅提高,商业航天市场将持续加速扩容,进而带动商业运载火箭研发制造产业的发展。

商业航天产业具有系统性强、协作面广的特点,因此参与其中的主体众多,按照单位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航天军工央企、其他国企或国家科研机构为代表的“国家队”,主要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央企集团;一类是作为辅助补充的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头部企业有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东方空间、深蓝航天等。

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火箭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主体为火箭制造及发射服务提供商、发射场及发射保险提供商,下游涉及卫星制造商及卫星运营商。商业航天主要由火箭硬件成本、直接操作成本和间接操作成本组成,火箭硬件成本占发射成本的75%,根据估算2020-2025年间每年火箭硬件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

 链接:东方航天港  

2019年6月,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烟台海阳港为母港,成功实施中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海阳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东方航天港,项目占地12平方公里,以海阳港海上发射母港为核心,形成“一港四中心”为构架的东方航天港产业基地,“一港”即海上发射母港,“四中心”包括航天产业总部中心、航天智造中心、高端配套中心和航天文旅中心。

东方航天港围绕“天上有星、海上有船、陆上有箭”的核心能力建设,构建以星箭研发制造、航天高端配套、卫星数据应用、航天+海工装备、航天文化旅游多个领域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已落户的航空航天产业相关项目,涉及星箭研发制造、卫星数据应用、航天高端配套、航天+海工装备、空天运输及搭载服务、航天文化旅游、航天科技应用等领域。

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作为山东省2022年重大项目,规划占地280亩,主要建设商业卫星数据存储中心、超算中心、交易中心、清洁能源管理中心、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大学生实训中心及园区配套设施等,是集数据存储、灾备、超算、交易、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为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创孵化器。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