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生态保护修复引领的区域开发

发布作者:东滩智库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矿山生态修复、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国土整治工作,成为新兴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域。2021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更是激发了社会资本的参与动力,也激活了生态保护修复引领的片区综合开发模式。


一、生态保护修复的几种类型

近20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伴随着生态产业化发展,是近年来生态保护修复的一大趋势,典型如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实现了治沙、种养殖、光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1年国家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

2022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其中涉及的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包括: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


二、生态保护修复的产业化路径

生态修复是一个比环保更大的概念,其目标指向是还大地以绿水青山,大到城市小到乡村的各个地方,基本都涉及生态修复的问题。过去,生态修复工程受限于财政投资的捉襟见肘;现在,解决生态修复问题更多要按照生态产业化思路推进生态修复产业化。

2021年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复垦、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均有上市公司涉足,如蒙草生态、铁汉生态、天域生态、冠中生态、绿茵生态等。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依托市场化投资的生态修复产业化,正在探索出多样化的产业化路径。

路径1:生态修复+农业开发模式

目前市场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依托企业通过植物生态修复,开展生态修复和种业科技业务,解决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以内蒙古为样板,将“生态理念+技术智慧+资源储备”的生态修复模式复制成疆草、藏草、滇草、秦草等事业群,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开展业务。


路径2:生态修复+光伏开发模式

在光伏电站周围种树,可以抵挡沙尘,在光伏板阵列之间,种植耐阴性的灌草类植物,既不遮挡阳光,同时固定沙土流动。内蒙古库布其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一期项目有效治沙的面积达到2.3万亩,有红枣等经济林1.2万亩,以及黄芩、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除了光伏电站、特色种植基地,还可以发展养羊、养鸡、养鹅等养殖基地,形成了多样化的“光伏+”开发模式。


路径3:生态修复+文旅开发模式

利用生态修复好的自然风景、矿区遗址等进行文旅项目开发,是我们最常见的EOD开发模式。典型如上海天马山世茂深坑酒店,改造前系采石场形成的周长千米、深百米的深坑,改造后利用深坑特色建造了18层的深坑酒店,其中地平面以下16层,还有2层是在水下,屋顶为80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还设计了蹦极、攀岩、步行景观栈道以及深坑秘境主题乐园等配套游玩设施。该酒店开业以来,因其鲜明的特色而受到追捧。


三、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的综合开发

从《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等相关政策看,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其中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可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

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综合开发属于典型的EOD项目,就是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产业,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强化生态、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根据主题产业和功能组合的不同,相应形成了新城模式、小镇模式、旅游区模式、城市更新模式等。

案例链接:河北迁安矿坑复合耕养综合特色小镇

2017年以来,迁安市抢抓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机遇,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综合打包,以启动国有矿山复垦为抓手,引导和带动其他有主矿山主动投资,最大限度增加复垦耕地指标,实现企地双赢。

开发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对矿地进行实地踏勘、规划设计、矿地整治,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和其他工程等,土地复垦后种植大田作物,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

普通复耕与高端发展结合。将矿坑经过深度改造,建成淡水鱼养殖基地,引进循环水养殖技术养殖淡水鱼,建设综合服务区、现代渔业生产区、渔文化体验区、渔产品加工物流区、乡村民宿体验区、循环农业示范区等功能区,打造矿坑复合耕养综合特色小镇。



案例链接:重庆渝北区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

铜锣山矿山公园总规划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7平方公里,拥有41处石灰岩矿坑遗迹,大小不一,以漏斗状、竖井状等不同形态呈现。结合多样化的矿坑形态,以矿迹保护、生态修复为本,以奇幻景观为亮点,以沉浸式矿山旅游体验为特色,打造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文化康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5A级国家旅游景区。

铜锣山矿山公园开通了小火车、观光车等特色服务,同步推出矿山文创产品,通过国有公司收储农房建设居民聚居区、流转土地、无偿提供农产品交易中心售卖农副产品、开设农家乐、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建设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镇的老百姓围绕矿山公园做产业开发和配套服务,推动生态价值变现。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