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十六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历经“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四化倡导新型城镇化”、十七大“新五化”利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指导“十二五”实践等理论探索阶段,正式进入新型城镇化全面推广及实践路径阶段,即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四化融合并进。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城市更新、新区开发之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上海东滩顾问在新型城镇领域的多年咨询实践,从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参考国外小城镇案例探讨几种成功的小城镇开发模式。
一、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虽有某种自然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平衡性。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也面临着诸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科技因素、财政和人才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1、重点产业不突出,三产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很多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未能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功能和特色优势,造成重点产业不突出、三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产业中农业所占比重不高或与农业关联度不高,二产整体素质和档次偏低,三产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滞后,缺乏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对资源和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2、小城镇管理不完善,生态问题严重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小城镇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镇建设、轻管理服务,空间的不断开发和人口的不断积聚促使部分小城镇在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不善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城镇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镇空间开发无序、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集聚区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
3、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镇缺乏特色
在小城镇开发建设中,部分城镇追求项目形式和量,脱离本地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一方面大力破除传统文化元素建筑和自然环境,一方面照搬大城市项目,建设大体量商业中心、城市类小区以及新农村,造成小城镇文化个性被破坏,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
4、产业科技含量偏低,人才缺乏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主要资源、政策、人力都向大城市靠拢,因此小城镇在发展经济时存在先天的劣势,一方面产业多为粗放型、小规模的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命周期短,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小城镇产业人才、经管人才相对缺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看到小城镇开发面临的问题时,我们也看到其实国内外还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的,如何破解小城镇开发面临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创新,因地制宜地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下面主要结合几个国外小城镇案例,探讨几种成功的小城镇开发模式。
二、接轨农业产业化的小城镇模式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其产业结构更接近于城市,但与农村经济的联系比城市要密切的多,而事实上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发展最快、质量最高的小城镇基本就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如浙东南、苏南和胶东半岛,以及农业小镇法国格拉斯小镇、保加利亚玫瑰谷、产业小镇美国布拉多克、以及综合小镇意大利Verona等。而且,目前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与当地特色农业接轨,围绕展开农产品加工制造、商贸服务、以及相关综合产业能强化打造地区特色重点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因此小城镇开发立足于农业生产产业链前后及相关服务产业上,才能逐步走出地区困境,放飞小城镇经济。
参考案例:农业产业化小镇-法国格拉斯小镇
格拉斯小镇Grasse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和南阿尔卑斯山之间,是一座环境优美清幽、气候温和湿润、街道交错狭窄的中世纪小城。格拉斯小镇位于山区、较为温暖、距离海边有20千米路程,特殊的气候非常适合花卉种植,再加上地区人文和产业偏好,小镇重点产业逐渐偏向花卉种植业及香水工业。花卉种植业包括了茉莉、月下香、玫瑰、水仙、风信子、紫罗兰、康乃馨及薰衣草等众多品种,其香精成为众多香水师趋之若鹜的理由。
自从18世纪末以来,格拉斯的香水制造业一直相当繁荣,风靡世界的品牌ChanelNo.5香水就诞生于此,它也为法国赢得了“香水之国”的美誉。小镇生产法国三分之二的天然aromas,用于制造香水和食品调味料,每年香水业为小镇创造超过6亿欧元的财富。小镇因为香水也设置有国际香水博物馆、弗拉戈纳尔美术馆、弗拉戈纳尔香水工厂、普罗旺斯艺术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吸引全世界的爱香及旅游的人士到来。格拉斯每年举行国际玫瑰博览会和“茉莉花节”,小镇在茉莉花节要举行盛大的活动,装饰华丽的花车穿过市镇,并设置焰火、免费派对、民间音乐团体和街头表演者等活动。格拉斯小镇已成为探访香水之路的旅行者们争相拜访的圣地之一。
三、构建循环经济体的小城镇模式
小城镇发展注重经济因素,开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可以从保护生态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入手破题,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循环、再生和利用物质资源,形成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
小城镇可以在产业集聚区及一定范围内试行循环经济产业园或静脉产业园区,政府主导并牵头,制定并规整产业相关规划,整合地区主要龙头企业,配套出台优惠政策以及服务部门,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构建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从而达到改善管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多重目标。同时,积极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引导地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良性循环。
参考案例:循环经济小城镇-丹麦卡伦堡市
卡伦堡市位于丹麦西兰岛西部,仅有2万居民。由于有深水不冻港口,很多大型企业陆续落户于此。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卡伦堡的主要企业相互间交换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或者“废料”。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工业共生体系”的发展使这个不为人知的小镇在世界上知名起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传统典范。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其中的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获得了生产所需的热能;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低温循环热水用于大棚生产绿色蔬菜,发电厂的部分冷却水被用于养鱼场,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板生产厂作原料。
四、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模式
中国小城镇众多,历史渊源和地区文化资源各具特色,开发建设中如若一味追求大城市的商业模式和形式只能造成小城镇缺乏特色、在市场差异化竞争中败北,因此小城镇开发之前,需要着重挖掘城镇地区文化,传承、保护和整合文化内容,规划建设地区文化品牌,以文化旅游这一主题为抓手和吸引力,以服务的消费性、对象性和混搭性提升旅游项目的体验价值和参与度,并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体验的项目,将小城镇提升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旅游目的地。
参考案例:旅游疗养胜地-法国依云小镇
依云镇位于法国Haute-Savoie地区,背靠阿尔卑斯山,面临莱芒湖,湖对面是瑞士的洛桑,小镇便依半圆形湖面而建,并且只有7500居民,开支预算相当于一个四万多人的城市,居民生活富足。小镇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是欧洲人休闲度假、夏天疗养、冬天滑雪的绝佳场所。
依云小镇的地区特色即是地理环境和依云矿泉水。根据依云水的特性,小镇1864年正式取名为依云镇,依云水开始被大量出售,成为地区的第一大产业;根据依云水对一些疾病的显著疗效,1902年,闻名法国乃至全世界的依云水治疗中心成立,主要提供依云天然矿泉水SPA、按摩师根据病痛的部位按摩治疗服务、母婴游泳和母亲产后体型恢复养生服务。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使依云镇远近闻名,它古老神秘的故事也吸引了想要探寻依云的人们,依云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小镇。据此,依云小镇逐渐形成了依云水、旅游、疗养等主导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小镇7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依云水文化息息相关的产业,当地居民对依云水也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从而将小镇打造成一个安宁祥和、闲散安逸、满眼葱翠而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较高、居民幸福指数较高的文化旅游小镇。
五、聚焦科技创新创业的小城镇模式
针对地区产业科技含量低、人才缺乏等问题,小城镇地区政府需要根据地区特色,争取、制定并出台相关鼓励产业科技创新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对接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引导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升级和科技创新,吸引科创人员尤其是本地出去的人员回归小城镇或间接参与城镇科技创新及科技创业孵化项目,以此带动小城镇经济的转型发展以及人才的集聚。
参考案例:城乡地带科技型小城镇-德国蒙绍市
德国蒙绍市位于德国西北部北威州,是处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群山怀抱之中的小城镇。小镇人口1.5万人,森林覆盖率45%;小镇至今还保留着17世纪的建筑和完整的城镇风貌,包括水上教堂、修道院及古堡等;小镇曾是17世纪著名的老工业区,目前小镇拥有中小企业200多家,是德国新兴科技型、就业型、经济状况良好、失业率较低的小城镇。
德国人口老龄化,城镇中青年人口减少,以及生产加工厂区外移对德国的就业冲击很大,因此德国积极支持创建新兴科技型和就业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由蒙绍政府在市郊区投资创建HIMO科技创新中心,以鼓励和帮助有创新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创建自己公司为宗旨,为蒙绍市新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生产用办公用房、企业创立和管理咨询、展销及培训、后勤服务等扶持资助。中心初创时以政府投入为主,立足高起点,建设完成后进入企业化运作,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解决工资和宣传费用问题。中心积极打造科技型小镇,建筑采用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并应用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装置,如太阳能集热器、光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等,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电力、部分饮用水、灌溉用水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