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7年《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2020年《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标志,将体制改革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一起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全国开发区迎来了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一、宏观环境: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1.国际趋势: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颠覆性技术全面爆发。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变革,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迅猛,呈现跨界融合、场景化、生态化等特征。
2.国内趋势:区域格局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开放发展成大势所趋
(1)区域格局调整
(2)经济转型升级
(3)开放发展大势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渐显。我国加快发展综合保税区、自贸区,探索发展自由贸易港,全面融入世界贸易格局,促进进口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发展。在逐步的市场开放和营商环境改革中,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重新定义中国投资吸引力。
二、政策解读:改革、创新、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主关键词
1.《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2.《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3.《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发展态势:国家级开发区成为重要经济支撑和创新驱动源泉
1.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1)国家高新区成为经济重要战略支撑
2.国家经开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3)东部开发区的财税贡献和进出口贡献更为突出
四、发展趋势:重点聚焦五大体系突破,打造以人为本的产业社区
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引领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升级进程,未来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将重点聚焦五大体系突破,打造以人为本的产业社区,实现产城融合和产城共生。
1.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引领中国开发区不断升级
国家高新区建设成立30年间,从建设初“一次创业”发展阶段的十年,到“二次创业”发展阶段的十年,再到现在处于创新驱动和战略提升的“三次创业”阶段,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均呈现不同的态势。
案例链接:
成都高新区通过“三次创业”实现产业聚变升级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托管总面积613平方公里,由成都高新南区、成都高新西区、成都高新东区组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亦是四川天府新区重点区域。
(1)发展历程
(2)发展方向
现阶段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为重点,着力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格局。下一步,将聚焦经济、科技、开放、文化、生活等核心活力要素,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新的活力场景,以“新经济核心长廊”“AI创新创造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社区”“蝴蝶绿带”等为抓手,着力打造竞逐世界高端产业的新经济引领区。
2.国家级开发区未来发展将重点聚焦五大体系突破
五大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创业体系、市场体系和治理体系。
在产业体系上,把握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抢抓新经济、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强化主导产业补链强链,融入全球产业集群。
在创新体系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营造更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培育新型研发模式;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新场景,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在创业体系上,推动创业高端化发展,集聚高端创业群体,加快发展科技型高水平创业;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支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创业生态圈。
在市场体系上,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内容、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加强全球资源链接,推进人才交往、创新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
在治理体系上,推动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向产业服务的组织者、创新环境的营造者转变;改革传统审批模式,推进制度政策创新,不断完善营商环境。
案例链接:
深圳高新区——营造全球创新创业体系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六家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产业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1)发展方向
(2)发展特征
构建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自主创新支持政策链。从规划建设、项目入区、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管理体制和政府行为规范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建设创业投资融资广场,形成基金找项目的创新气候。
整合扩区,破解空间发展瓶颈,复制管理模式。2019年高新区从原来的11.52平方公里扩区为159.48平方公里,整合南山、坪山、龙岗、宝安、龙华等地区11个产业片区,形成“一区两核多园”发展布局。
3.打造以人为本的产业社区,实现产城融合和产城共生
今天,开发区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产、城、人”之间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通过用地调整、生活功能导入、建设混合功能组团如特色小镇等措施,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融合发展。
案例链接:
苏州工业园——产城融合发展典范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从成立到初具规模用了约12年。园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包括工业、居住、商业等各种城市功能。
(1)发展历程
(2)发展方向
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2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光电新能源、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5大战略新兴产业,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打造成国际先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新城区。
五、规划实践:推动战略、产业、空间、土地、机制全面升级
1.战略重塑:未来开发区的新发展理念和新价值定位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承担着引进外资,发展先进技术的任务。进入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时代后,开发区的价值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开发区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总结了未来开发区应扮演的五种角色,做产业升级推动者、做前沿科技转化者、做城市发展引领者、做人才创业支持者、做新兴资本管理者,不同开发区应结合新的发展格局和战略机遇,结合各自的能级、区位和上位要求等,重塑自己的发展定位。
2.产业升级:特色突破、激发创新,采取五大策略推动产业升级
开发区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包括产业聚焦发展、新兴产业导入、产业创新发展、产业智能改造和业态模式升级。
产业聚焦发展,深入剖析核心优势资源和条件,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自身产业发展特色,错位竞争,并制定相应产业准入门槛。
新兴产业导入,瞄准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增量产业带动存量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整体突破发展。
产业创新发展,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并购等引进新技术,向高附加值产品技术转型升级;推动创业创新孵化,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人才+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
产业智能改造,推动“从制造到智造”,通过技术再造、两化融合,以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动“从制造到制造+服务”的制造业服务业融合。
业态模式升级,通过产业价值链分解和融合,促进分包、众包、产业联盟等新业态发展;迎合新的消费需求,促进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态发展。
3.空间升级:功能完善、环境提升,采取四大措施推动空间优化
4.土地增效:统筹管理、分类处理,采取灵活策略实现土地增效
存量工业用地、厂房涉及政府、原产权企业、开发主体多方的利益,各地区的政策相差比较大,上海、深圳的开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有很多成熟的模式值得借鉴。
在具体地块和项目的转型路径设计上,可以设计“灵活出让土地年限、用地混合与设施配建、土地变性灵活处理、用地房屋有条件转让”等土地政策措施,以及“产业负面清单、项目效率诊断、园区资产评估”等产业政策措施。根据产业及土地政策发展评估,确定开发区内部企业/用地的调整措施,包括回收、退出、保留、调整改造的用地。基于开发区主导产业,可以制定企业A(鼓励)、B(引导)、C(限制)分类标准,对开发区内企业用地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