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路径

发布作者:东滩智库浏览次数:

在智能化技术、碳中和革命与新制造模式的浪潮下,装备制造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的高端突破,到传统装备的智能迭代,再到碳中和催生的清洁能源机遇,这场变革重构了产业的底层逻辑。从区域或园区经济发展来看,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需立足全球视野,以“传统巩固、新兴建链、未来布局”为核心策略,构建产品、技术、生态多重驱动的产业体系。


一、传统装备制造领域:以链主为锚,重塑产业筋骨

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需聚焦核心领域,通过链主引领、产能重构与基础强化实现蜕变。

1、培育链主企业,构建产业生态枢纽

在汽车、石化装备、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链主企业的生态主导力是破局关键。例如,动力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正通过技术并购与联盟抢占新能源动力制高点。上海电气集团通过收购欧洲氢能技术公司,快速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同时整合研发设计、技术交易等资源,在上海临港打造“氢能装备创新中心”,吸引3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从电堆研发到整车集成的完整链条。对于尚未形成链主的产业,上市企业正通过并购整合发力。三一重工近年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强化混凝土机械领域的技术壁垒,2024年其智能泵送设备市场份额突破全球30%,带动湖南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2、产能改造与重组:绿色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碳中和背景下,产能优化需兼顾技术先进性与成本优势。辽宁通过建立“碳账数据库”,动态监测企业碳排放,引导鞍钢等钢铁企业淘汰落后高炉,引入氢基竖炉技术,实现吨钢碳排放降低40%。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产能整合的关键工具,徐工集团依托“汉云”平台,将长三角地区300余家中小零部件企业接入,实现订单智能分配与产能共享,2024年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60%。

3、强化工业基础:从制造到智造的基石

模块化集群的创新能力决定产业竞争力。江苏太仓通过“双元制”教育模式,联合舍弗勒、克恩-里伯斯等德企建立15个培训中心,累计培养1.2万名精密制造人才,支撑当地汽车核心零部件集群年产值超800亿元。技术攻关方面,上海汽轮机厂联合高校开发AI驱动的叶片设计系统,通过大模型优化热力计算与材料应用,研发效率提升40%,叶片合格率达99.9%。


二、新兴装备制造领域:跨界融合,打造增长极

新兴领域的突破需以产业模式创新为引擎,构建跨界集群与创新生态。

1、构建新型产业模式: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整合

山东烟台海上风电产业园的“风电-储能-氢能源-海水淡化”跨界模式成为标杆。依托风电母港,大金重工、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集聚,本地配套企业如烟台万华化学提供环氧树脂材料,形成“主机制造-运维服务-氢能应用”全链条。2024年该园区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带动周边50余家中小企业转型。类似模式正在广东、江苏复制,如珠海横琴的“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集群,吸引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等企业入驻。

2、引导本地企业转型:激活存量,创造增量

新兴产业链的培育需撬动本地资源。成都轻绿科技依托新都氢能产业基础,开发氢动力无人机与两轮车,其“倦鸟”系列无人机续航达3小时05分,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产品远销35国,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超80%。烟台海上风电产业园与青岛高校合作,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波浪能技术引入,开发出“风电+波浪能”混合发电装置,发电效率提升15%。

3、构建产业创新环境:技术、人才、资本协同

创新中心与产业联盟成为关键载体。苏州工业园设立“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引入ABB、库卡等企业研发总部,联合高校建立“工业机器人测试认证平台”,2024年孵化出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层面,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资本形成合力,如浙江设立2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氢能装备、低空经济等领域,已扶持30余家初创企业。


三、未来装备制造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

未来产业的培育需以场景驱动与生态构建为核心,突破技术瓶颈与商业化壁垒。

1、构建科研创新体系: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核心支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未来能源实验室”,聚焦氢冶炼、碳捕捉等技术,联合宝武集团建成全球首座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实现钢铁生产零碳排放。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联盟加速技术转化,宁德时代牵头成立“钠离子电池产业联盟”,联合20余家高校与企业,2024年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60Wh/kg,成本较锂电下降30%。

2、引导企业加大布局:重资产盘活与轻资产创新

融资租赁与资产证券化成为破局关键。天津渤海租赁打造“装备资产运营平台”,通过售后回租等方式盘活船舶、工程机械存量资产,腾挪资金支持中船重工开发深远海智能渔业装备,2024年该装备在南海示范区实现养殖效率提升50%。新兴企业则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快速扩张,如深圳大疆将无人机飞控技术授权给物流企业,推动智能配送车在20个城市落地。

3、搭建创新应用场景:技术验证与市场培育

场景创新加速技术商业化。百度萝卜快跑在全国30个城市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2025年一季度服务超140万次,带动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产业链发展。上海临港打造“未来汽车城”,构建封闭测试区与开放道路场景,支持蔚来、小鹏等企业测试换电与自动驾驶技术,2024年相关专利申请量增长80%。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