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模式

发布作者:吴文洁浏览次数:

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涉及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市场反馈等众多环节。农产品流通对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是对保鲜、时效等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如果没有高效的流通模式与完善的物流体系,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1、政策加码:

  国家积极出台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冷链等扶持政策。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近年来,我国冷链标准不断出台,产地冷库建设增多,冷藏库、保鲜库、气调库体量将有所增加。冷链物流体系也将逐步走向第三方服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条令逐渐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共审查修改了1293项标准,发布了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技术升级:

  催生农产品流通行业进一步升级发展。

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有:产后商品处理技术、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技术、包装规模化技术、一体化冷链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HACCP技术、3S技术、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技术、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还有大数据管理技术,依托大数据进行精准的市场需求分析,指导产业运营与客户管理。


  3、消费升级:

  健康理念增强,扩大高端品质农产品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持续演进。对食品质量和种类有更高的标准,有机食品、进口食品和精致饮食受到追捧。生鲜作为居民日常饮食必需品,消费零售总额十分庞大。2016年我国生鲜产品零售总量3.24亿吨,零售总额4.57 万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9.30%,其中蔬菜类与水果类销量占比均超过3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亿元,按此计算生鲜零售总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高达13.8%。



  1、农产品物流规模不断增大  

2017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7万亿元。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超过4400多家,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1671家,全国有各类农贸市场2.7万个;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交易量达8.5亿吨,同比增长5.1%。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2、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速  

由于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我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和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和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3、农产品冷链物流占地较低  

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达到了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全国物流总额252.8万亿的1.58%,冷链物流总收入达到2400亿元,增长10%。另外,冷链物流仓储超过1亿立方米,冷链车达到了13.4万辆,全年增加了1.9万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仅占全国物流总额的1.58%,占比较低。



  1、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化发展  

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出现集团化发展态势。一些有实力的批发市场在全国各地通过新建、合作、入股、收购、托管等方式,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形成集团化发展。据调查,目前全国有十多家企业在各地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同时,集团化发展市场呈现出占地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的特点,但发展的类型仍旧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主,占到总数量的80%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集团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  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经营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第一品牌,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经营管理超过30家综合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市场,旗下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年度总交易量超过2400万吨,年度总交易额超过1400亿元;

·  雨润控股集团已有12家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遍布全国

·  北京新发地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批发市场数量也达到了10余个


  2、农产品经销规模化、品牌化  

经销商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绝对经营主体。通过经销商的南来北往,从产地组织货源到销地城市销售,实现了全国农产品大流通,有效衔接了供需关系。在上海江桥、武汉白沙洲、武汉四季美、深圳海吉星等多个市场的调研发现,有不少专门从事单品种菜或果经营的经销商,其每天提供的货源在市场上占有很高的份额,规模化程度比前些年大幅提升。以上海江桥市场为例,作为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它每年满足了上海市70%的蔬菜需求。该市场有一个商家专门卖西红柿,生产淡季时每天有十几车货源到场,旺季时每天有将近30车,其西红柿供给可占到江桥市场的1/4以上。另外,果蔬经销品牌化发展也很快,这些市场上的大多数蔬菜包装箱上,不仅印有品类、产地,还有公司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意在打造公司品牌,提升产品的美誉度。


  3、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国内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猛,生鲜电商经营模式发展转变,B2C、C2C、O2O多模式上台,移动互联网工具灵活应用,消费者生鲜消费理念得到培养。自2005年易果网上线以来,先后涌现出了莆田网、优果网、沱沱工社、菜管家等数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新兴资本进入的热门领域,2013年底至2014年初,伴随着京东和天猫的加入,生鲜电商行业进行大规模资源整合和并购。目前,中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


  4、生鲜连锁超市规模扩大化  

“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也成为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卖场中热度最高的商品区域。在大型综合超市中,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商品品类主要涉及生鲜食品、服装、妇婴用品等。以永辉等为代表的连锁生鲜超市近年来的快速扩张体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5、果蔬零售企业连锁化发展  

在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专业的水果超市、批发市场支援型的生鲜菜店,极力拓展门店或销售范围。这种拓展从上下游关系看,一种是门店的连锁化,一种是向上游农产品基地的延伸。例如北京的泰纳水果超市、果多美干果水果超市、新发地社区菜店等。

·  泰纳水果超市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果业公司的独资子公司,主营中外品牌水果批发、连锁和零售,目前北京已有28家门店。

·  果多美干果水果超市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专业店,在北京已开设17家门店。

·  新发地便民菜店是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便民服务的重要内容,至今也已开设门店17家,它以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以物流配送为支撑,以便民消费为目的,在各地设立时往往要求街道办事处提供相应便利,如免费的场所等。


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发展模式有批发市场物流模式、流通企业物流模式、加工企业物流模式、物流园区模式和农业流通枢纽港模式。


  1、批发市场物流模式  

批发市场物流模式是较常见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它是依托于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由生产者或中间收购商将分散的产品集中到批发市场被批发商收购,然后再通过零售商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可以规避产品分散经营,实现规模化,降低了物流成本。


  2、流通企业物流模式  

流通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连锁超市与物流企业结盟运转的农产品物流模式,通过大型卖场、连锁超市、物流企业等来组织物流的运作,从而把农产品通过配送中心送到消费者手中。配送中心有两种配送途径:一种途径是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它自己的连锁店或者直接送达消费者。

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流通企业物流模式演化出垂直类B2C模式如天天果园、门店辐射+线上服务如盒马生鲜、O2O社区服务平台如叮咚到家、社交属性的团购模式如拼多多等多种新兴模式,成为农产品物流的主流模式。


  3、加工企业物流模式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它直接与农户或者通过合作社或生产基地和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自己来组织物流的运作,从而把农产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或者一些直销网点送到消费者手上。


  4、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  

目前我国有很多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具有运输集散、仓储、配送、流通加工、报关、检验检疫等多种功能。通过依托物流园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把农产品从供方送达到需方。通过发布、查询农产品物流运输信息,可以提升农产品物流的效率。

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可以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农产品展示和展销服务,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公布与农产品交易及其产品相关信息,以及洽谈、拍卖等方式实现现场交易、现场结算。


  5、农业流通枢纽港模式  

农业流通枢纽港模式是升级版的农产品物流园,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是“实体连锁+线上服务”,是农业流通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农业流通枢纽港打造冷链物流中心,构建实体连锁网络,各个交易方可以通过枢纽港电商平台完成交易,也可通过实体店面完成销售,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枢纽港连锁模式不仅减少了农产品交易环节,还可为农产品来源、运输和配送提供可查验的溯源体系,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得到保证。还可以叠加农业品牌营销、人才培训、农机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区域农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