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实体经济加速向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转变,数字经济成为受全球关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浪潮正成为引领新常态、壮大新经济、打造新动能的主要“引擎”。东滩顾问持续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将陆续将我们的一些咨询成果和研究整理成文,本篇主要探讨数字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
2017年,阿里研究院全面阐述了数字经济2.0的概念,将数字经济的探讨带向了新的高度。在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数字经济2.0时代,通过更大、更开放的平台体系,互联网将各种资源广泛分布到整个网络的末端,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带动了更大规模的协作,而数据化成为了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经济2.0时代,我们原有的产业结构、组织方式、生产要素、驱动力、发展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到一个产业园区,大到一个城市经济体,都要努力洞察这些变化,寻找新经济的发展动能,从而更好地推进“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增长”。
一、产业结构调整:“平台致胜”
数字经济2.0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平台经济体的崛起,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是公认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平台经济体。随着制造经济的全球化、工业的服务化,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经济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在数字经济2.0时代,平台经济体作为资源整合者、需求创造者成为了行业龙头。
平台经济体的基本功能是“连接”,它首先是一个应用集成商。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多领域交叉融合特征,以应用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推动了产业的“环节再分工、价值再分配”,应用集成商成为了产业发展核心,上游调用相关制造资源,中游整合软件及系统开发,下游联动市场需求。应用集成商成为直面终端消费者/产业消费者的服务平台,成为了信息化服务的整合商,把握了整个价值链的核心。
目前我们已看到很多平台经济的发展实践,如零售服务、出行服务、旅游服务、出租服务、求职服务、社交服务、广告服务等。阿里巴巴公司的应用平台吸引了2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经营者,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基础、标准的服务,大量个性化的商业服务,则由生态系统内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所提供。在大淘宝的零售平台上,基于电商、支付和信用体系,数亿的消费者和千万级的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电商分工/协作体系。
平台经济体的竞争力来自技术创新、客户把握、产品研发、资源整合、运营管理等能力,拥有核心技术至关重要。苹果公司是智能手机技术的开创者,苹果应用平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软件公司提供音乐、影视、手机、杂志等内容,以平台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使其获得了手机行业一半以上的利润。相对而言,华为、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主要基于安卓系统开发,就受到了很大局限。国内新近崛起的企业多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拥有真正技术创新的比较少。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平台经济的不断提档升级、如亚马逊、阿里巴巴。从未来发展看,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还将创造更多的新的平台经济商机。在物联网领域,工业设备、汽车、医疗、家电等行业巨头都在以机器互联为突破口构建自己的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微软、百度、科大讯飞等都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的平台化应用。
二、产业模式变革:“生态群落”
由于数字经济通过更大、更开放的平台体系,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带动了更大规模的协作,使得产业的组织方式和成长路径出现了质的变化。数字经济2.0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生产方式由传统的“标准+集中”转变为数字时代的“定制+分布”,产业组织方式由产业链条式变为网络协同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像进化论中描述的“生态群落”,平台经济体占据着生态链的塔尖位置。随着产业环节的分离、分包和众包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塔尖企业选择分包、众包方式改进技术创新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给那些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商业机会。阿里、腾讯等平台型企业围绕消费领域,已基本形成了涵盖“衣、食、住、行、娱、育”的产业生态。
在“生态群落”中,构建顺应未来的应用场景、拥有更多“连接”的企业,可以实现快速发展,成长为独角兽企业,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的产业成长路径。目前我国在独角兽企业培育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并开始发布独角兽名单,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聚集的“独角兽”最多,数字经济成为最活跃的发展领域。
未来城市经济或园区经济的发展,也将呈现出“生态群落”的特征。根据东滩顾问的研究,比较理想的“生态群落”应由猛虎型企业、狼群型企业和蚁群型企业三类企业构成,这方面深圳、杭州的表现比较突出。下图展示了深圳的产业发展路径和企业“森林生态”。
猛虎型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强势带动产业快速强链补链,引领行业革新,并且通过建设大企业生态链下的创新企业中心,一方面自身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带动一大批其他的创新企业共同成长,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狼群型企业 ——活力型创新企业
这些企业是行业的创新主体,它们具备核心技术、对市场有快速的反应及适应能力、极强的协作能力,还能够合纵连横,具有较大的行业竞争优势。
蚁群型企业 ——小微企业
这类企业的集聚,能够形成集群效应,它们对产业变迁的趋势有灵敏的洞察力,对生态圈伙伴有强大的号召力,以“双创”氛围和平台集聚初创企业快速集聚,建立社群圈子。
三、产业应用创新:“跨界融合”
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以应用场景为核心驱动的,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价值链变化,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变化,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和交叉应用空间。每一个“生态群落”都是不断更新的,产业应用的创新推动着“生态群落”的迭代更新,是“生态群落”保持活力的源泉。
数字经济是最容易产生产业跨界的领域之一,数字经济引发的跨界的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环境和有利条件。数字经济商业生态出现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融合升级,与经济社会各层面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各种“跨界融合”,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驱动力。
随着智能化、服务化、扁平化、商业模式创新的不断发展,新旧产业交互作用、跨界融合,逐步创造出全新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不断变革。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商业模式重构,产生新规则,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激发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融合型数字经济和服务型数字经济,已成为平台企业跨界投资的主要领域。
从2017年中国独角兽名单看,阿里巴巴投资、孵化的独角兽企业高达29家,孵化出的独角兽包括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网络、口碑、阿里音乐、淘票票、钉钉、阿里体育8家,投资布局的独角兽企业则包括小米、滴滴出行、饿了么、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腾讯布局了包括美团点评、自如、滴滴出行、威马汽车等26家独角兽企业;小米布局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金山云、智米科技等12家独角兽企业;百度布局了包括爱奇艺、优信互联、我买网等8家企业。
据分析,到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达到45万亿美元,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50%。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将选择拥抱数字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火车头”。以物联网来看,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物联网涵盖农业、工业、家居、物流、交通、医疗等领域,大数据推动产业朝着生态化、智慧化方向飞速发展。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工业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互联网+制造,带来了定制化制造、共享型制造、分布式制造、智能制造等制造业的变革。近年来,海尔不仅完成了自身的互联网模式升级,还依托海尔U+、洛可可工业设计集团、深圳硬蛋等行业的领先资源,将项目创意、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基金放大等环节紧密结合,完成孵化器与创业者、投资方、专家导师和产业链有机的结合,实现生态闭环、垂直孵化。
四、产业路径升级:“数据驱动”
如同农业经济时代以劳动力和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本和技术为新的生产要素一样,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所有的企业最终都要依靠大数据、依靠数据的计算、依靠数据的价值去发展经济。数字经济2.0时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网络与价值网络。
在构建“数据驱动力”方面,地方政府有着天然的优势,城市经济社会管理需要依靠大数据的支撑,而地方政府可以引导或出资构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这可以带动基础型数字经济和技术型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大数据平台一旦搭建起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将会为融合型数字经济和服务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
贵州是一个典型案例,大数据战略助推了贵州的跨越发展。目前,贵州正在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围绕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国际合作、大数据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综合试验。贵州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在政府治理、司法改革、民生事业等领域涌现出数据铁笼、智慧法院、社会和云、云上贵州APP等一批大数据的应用模式。
福建正在通过建设数字福建产业园推进产业升级,以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作为入驻启动项目,重点打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目前已完成143个省直部门600多项业务整合迁移。在商务云应用方面,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应用试点陆续入驻。
2018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是个重头,涉及医疗、交通、教育、金融、物流、环境保护以及时空信息应用等领域,鼓励地方开展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和创新应用,依托本地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展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和协同创新。这从政策上为地方构建“数据驱动”平台提供了引导和支持。
综上来看,为了更好地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地方政府应迎合数字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的新平台、新经济、新模式。一是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平台,以政府引导引进技术厂商搭建智慧城市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二是引进平台经济体落地经营,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群落”,推动服务型数字经济升级;三是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打造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推进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