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发布作者:东滩顾问浏览次数: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推进和多层次医疗服务现实需求的浮现,全科医生作为国民“健康的看门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培养体制较为僵化,由此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新一轮医改鼓励社会资本进军医疗服务领域,那么,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能否参与全科医生的培养呢?本文首先理清全科医生的社会价值、我国全科医生的供需状况、存在的困境及培育体制等背景,后提出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的方法和路线。


一、全科医生具有重要价值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医师。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区医院中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在一般急诊方面是个多面手。过去的医疗服务主流是疾病治疗,而现代的疾病谱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全科医生在对付慢性病方面有明显优势,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发生早期通过医疗干预或健康教育方式,降低患病机会、避免严重病发。此外,在发达国家全科医生还扮演着私人医生的角色,为个人或家人、集体提供一整套的预防、康复、常见病的诊疗、慢性病跟踪等持续长期服务。可见,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以及真正在预防、慢性病治疗、日常多发病诊疗等特定领域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与价值,可以极大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及增加医疗服务的便利性。


二、我国全科医生供需和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一)我国全科医生供需矛盾尖锐

在国外很多国家,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家庭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执业。而我国目前已注册的全科医生只有约6万人,学历整体偏低。多部委联合制定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目标是:从2010年开始,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未来我国每万人有2-3个全科医生。可见,我国全科医生供给和需求中间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

(二)我国医学人才体系恶性循环

在我国,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期望去大医院工作,收入高、发展前景好,但是大医院医生岗位有限,进入门槛高,许多人难以进入,但毕业生又不愿去社区医院就业,原因是社区医院收入低、发展空间小,这造成了大医院难进,社区医院人才紧缺。由于大医院占据了较多优质的医疗资源,患者都集中到大医院看病,导致大医院资源紧张,看病难看病贵。而社区医院医生整体水平较低,医院门口罗雀,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我国医学人才体系的恶性循环导致基层全科医生的紧缺,受收入和前景影响,医学人才一方面存在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社区医院又无人去,从而也导致了医疗体系发展的不平衡。

图1:我国现有医学人才体系弊端


三、市场参与全科医生培养具备可行性与必要性

多部委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文件指出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推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社会办医,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这为市场资金参与全科医生培养提供政策的支持。我国目前全科医生存在着供需矛盾尖锐、平均收入较低、职业前景不明、人事制度死板等问题,国家也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巨大的缺口,人才培养与就业割裂造成的现实困境,仅仅通过医学院与公立医院的力量,延续旧有方式,是无法改观现有困境的。最近很多市场资本看好医疗服务领域,凭借市场资本的灵活性,资源的整合力度,可以探讨在全科医生培养上寻一杯羹。


四、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一)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的总体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全科医生培养存在的就业困境,建议组建专门公司作为全科医生培养主体。公司业务环节从全科医生培养到安排就业再到与毕业生建立长期合作(雇佣)关系,保证输出合格的全科医生,保证全科医生的就业与收入,解决国家全科医生紧缺与全科医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公司不仅能获得学员的学费收入,而且能分享毕业的全科医生的服务收入。这种模式的执行首先需要专业公司建立起培训资源网络体系,笼络师资,引进生源;其次需要掌握广阔的就业渠道,及时安排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传统培养方式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将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作为公司的雇员,当然学员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在公司就业。

(二)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设计

1、培训模式设计

(1)搭建培训体系

进行全科医生市场化培养首先需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搭建培训网。培训基地需靠近医学院或三甲医院,方便实训与实习。如果企业有意投资医疗服务行业,那么依托自身医院会更为方便。医院作为全科医生的临床培训基地、实习部门;同时需建设校舍作为授课学习基地,为教师提供教学、休憩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此外,要多渠道解决学生生源问题,生源包括高校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希望得到继续培训的,对接边远地区全科医生培养订单以及基层医院医师转岗培训等等。

(2)组织全科医生培训

培训公司(集团)联合医学院或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建立完善的培训平台后,对招生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供优质的教育。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引进高水平的医生着重进行临床教学,进行2年的临床培训,包括内科、外科、儿科等通科培训,后1年就近到社区医院进行上岗前实习。对于基层转岗的医生,进行一年多的培训,包括理论提高、临床实践、基层服务再训,在原有的基础上拔高水准。培训公司申请全国全科医生考试点,并申请专业考核与专业评审资格,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全科医生资格证书以及可以从事私人医生职业。

2、就业模式设计

(1)基层医院与企业自留保证大部分人就业

对于订单委托培养毕业的全科医生,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就业;对于其他学员,由培训企业安排就业。企业与基层社区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部分学员培训结束后可以前往基层社区医院就业;还有部分学员企业根据自身需要,留在企业所属的医院或医疗单位工作。这样两种渠道保证了大部分学员能够顺利就业,但到基层医院就业的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是待遇低、前景差,企业需要想办法对其补贴,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企业通过其他学员收益或申请国家资金进行补贴。

(2)社区家庭医生与高端私人医生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医生和私人医生市场稀缺的特点,加上企业拥有的市场资源,建立起三个层级的全科医生市场化发展体系。对于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者能力有明显提高时,可以通过企业设立的考核成为社区家庭医生,通过社区与家庭签订服务契约,收取服务费,为家庭提供普通疾病诊疗、健康管理等持续性服务,社区家庭医生具备了一定的家庭服务经验和能力提升后,可以通过评审成为私人医生,私人医生主要由企业根据自身资源推荐给高端成功人群。

(3)不同层次全科医生收入互补的实现

社区家庭医生和高端私人医生属于相对高收入群体,这两种医师需要与企业签订收入分配协议,企业与其进行收入分成,企业以分成利润用来补贴培养的到基层医院或刚入社区工作的、收入较低的全科医生,保证入职不久的基层全科医生的收入水平,增强其积极性,保证后续学员的信心。

图2: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三)进行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需要建立合作资源网络

培训企业需掌握大量的国内外知名医生、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企业家信息,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教师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如执业年限、职称等级要求等,医院方面要求与当地的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训企业能够利用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培训,包括课程计划、临床实训、基层实习等等。能够利用掌握的社区医院、高端人群管理库等就业渠道安排全科医生就业。

2、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大力支持全科医生的培养,鼓励全科医生到基层就业,因此有理由以一定财力支持市场资金介入全科医生培养计划,输出紧缺人才。培训企业可争取的国家政策补贴包括国家及地方订单委托培养补贴、到基层医院工作的非订单全科医生培养补贴;同时可以争取把社区家庭医生的服务费按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为基层全科医生提供收入补贴、基层医疗创业补贴;国外有全科医生优势的培养机构和院校可以向国家申请提供办校准入条件。

总之,市场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能够解决我国全科医生紧缺,基层医生收入低、前景差的问题,使全科医生培养与就业形成良性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发挥更多作用,缓解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带来双重收益,实现企业、政府、全科医生“三赢”的局面。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