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园区标杆

发布作者:东滩产研院 浏览次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珠三角转型之路已日益清晰,创新驱动成为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的最强音,今天的深圳已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被誉为“中国硅谷”,由此带动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科创经济的沃土。

  广深科技创新廊道定位为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力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新材料、文化创意等领域,正在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东滩顾问在参与粤港澳地区科技园区咨询的过程中,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园区有了较多的研究。就像中关村之于北京、张江之于上海,广深科技创新廊道上的广州、东莞、深圳也都有自己的科技园区标杆,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和深圳高新区三个园区。


一、广州中新知识城

  中新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几何中心,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5公里,距广州中心城区35公里,由广东省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打造,由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整体开发运营。园区于2010年6月奠基开发,规划占地面积17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0-60平方公里。

1、发展定位

  中新知识城定位为集智慧、生态、学习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聚焦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孵化,围绕“IAB+NEM”战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科教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八大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以南起步区作为现阶段开发运营重点,招商引资和各项规划建设正积极推进中,已集聚数十所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1400多家企业,吸引了阿里巴巴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华南研发基地、GE生物科技园、西门子等全球500强企业。


2、园区布局

  中新知识城在空间上打造三个新型城镇,构建多中心多等级的组团式新城结构,目前重点建设南起步区,其它区域同步推进规划建设中。

  1)中新国际智慧产业园

  2)广州知识城腾飞园

  3)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园

  4)广州国际医学谷

  5)环球协同创新枢纽

  6)广州绿地城

  7)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

  8)高端智能装备及智慧科技园

  9)国际人工智能岛

  10)新一代信息技术价值创新园

  11)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

  12)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

  1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

  14)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园


3、发展模式:

(1)龙头带动,打造价值创新园新型载体,构建产业生态圈

  中新知识城以龙头为引领,重点招引大型龙头总部和产研一体化项目,带动中小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打造5个价值创新园新型载体,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圈,并发展成为研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的园区,在创新孵化、标准化中试、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平台上发力,构建产业生态圈。

(2)紧扣产业特性,规划专业化、针对性的业态产品和平台

  根据产业特性,设计不同的业态产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打造组团式总部、功能齐全的邻里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生态空间等,针对生物医药,重点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中试等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园,面向各类创新需求,构建湾区创新要素开花结果首选地。引入人车分流、屋顶绿化、雨水回收灌溉、环保装修材料等节能环保技术,高标准打造绿色园区环境。

(3)抢抓国际合作战略机遇,链接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补位

  利用中新合作、广州门户枢纽优势,引进新加坡等国际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和高端教育资源,推动中以、中欧协同研发积极链接国际资源,成为湾区链接国际的窗口。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寻找补位机遇,解决湾区模拟芯片生产应用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补位。


二、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松山湖高新区位于东莞市地理几何中心,由原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园组成,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控制面积为72平方公里;生态园横跨寮步、东坑、横沥、企石、石排、茶山六镇,控制面积为31平方公里。

1、发展定位

  松山湖高新区关注研发生产一体化发展,以应用型研发为主,致力于打造东莞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与周边六镇协同发展,共同构建“主导产业+升级产业+战略产业”的产业体系。松山湖(生态园)主要发展以高端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技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的“4+1”主导产业,周边六镇主要发展六大优势传统升级产业,整个片区共同发展三大延伸性潜力战略新兴产业。

  松山湖高新区“4+1”产业体系具有内在的联动协同效应,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将带动机器人、生物技术、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机器人产业形成的专业化需求,将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松山湖高新区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有新型研发机构30多家,孵化器30多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超过50%;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创新产业集群,引进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新能源、生益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2、园区布局

  松山湖高新区将形成“园镇协调、双核带动、两轴三带”的空间结构。

  1)通信及智能终端产业园

  2)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

  3)新型显示园

  4)光启未来空间科技城

  5)机器人产业园

  6)生物技术产业园

  7)新能源产业园

  8)中以合作水治理产业园

  9)文化创意园

  10)总部经济园

  11)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园

  12)软件及信息服务园

  13)金融服务园


3、发展模式

(1)融入湾区,抢抓粤港澳合作机遇

  松山湖高新区从最初承接大制造企业转移,发展到向内生创新动力培育转型,形成了从研发到就地转化的研发生产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起“龙头企业引领+小微企业培育+创业团队原始孵化”的企业梯队。近年来,松山湖加快融入湾区,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创新创业基地,出台针对港澳青年的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吸引港澳人才来此创新创业。

(2)强化与深协同合作,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与深圳协同合作,一直是松山湖高新区发展的主线。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如松湖智谷项目,近年来入驻的企业中50%以上来自深圳。二是增强协同效应,如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展合作,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打通要素流通渠道,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益。

(3)创新环节前移,集聚原始创新资源

  打造“行业龙头+研发龙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创新体系,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加快谋划南方光源等重大科学装置,对标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4)实施倍增计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支持存量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兼并重组、加强产业链整合、强化资本运作等提升综合竞争力。梳理低效土地,淘汰落后产能,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周边村镇,重点引进总部型、研发型、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企业。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包括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福永北-沙井南、光明、石岩、观澜、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坪山(深圳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等园区,面积185.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76.1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六家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产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1、发展定位

  深圳高新区关注前沿技术研发、原始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已成为基础和应用研发、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境内外科技与商务合作、创业与投资活动、高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区。

  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了通信、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数字视听、计算机及外设、装备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六大高技术优势产业,培育了互联网、LED、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环保八大高技术新兴产业。园区培育了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全国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显著、创新氛围浓郁、创新环境优越的区域。


2、园区布局

深圳高新区由重点发展区、提升改造区、控制整备区组成。重点发展区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技术辐射带动极和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服务和商贸服务业。提升改造区升级改造旧工业区,完善配套设施,实施土地厂房资源动态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控制整备区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进度,加强环境保护,为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区域

园区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区

深圳湾园区

重点发展通信、数字视听、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环保节能产业。建设软件产业专业园,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产业

留仙洞园区

重点引进和深圳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促进港澳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流师资向园区聚集,建立国际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学科教区

大学城园区

建设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医学院和大学城大学科技园,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一流师资向园区聚集,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产学研基地

坂雪岗园区

重点发展通信及其配套产业,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适当发展汽车电子、办公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

光明园区

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建设光电企业加速器、综合类企业加速器和LED产业园,鼓励发展环保产业,适当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数字视听产业

观澜园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产业,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企业加速器、观澜新型高科技园

宝龙园区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专业园

坪山园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产业,拓展出口加工区物流、研发、维修、检测功能,规划建设生物医药加速器和生物医药专业园

提升改造区

石岩园区

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和数字视听产业

龙华园区

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平板显示、数字视听、机器人产业,支持发展工业设计和精密模具制造,鼓励发展环保材料、生物技术产业

福永北-沙井南园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电子、航空设备产业、游船配件等高端装配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等高端制造业

控制整备区

碧岭园区

碧岭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合作区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协同引领“创新核”、彰显地区生态人文脉络“生态谷”、面向未来宜居宜业魅力“智慧城”

葵涌园区

允许发展文化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与海洋资源开发有关的高技术产业来,开展大沙河流域创新基地建设研究工作

大鹏园区

允许发展文化产业、高等教育、科技研发


3、发展模式

(1)构建创新体制机制

  深圳以特区立法的形式,为高新区的产业用地、用房等空间资源配置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从高新区规划建设、项目入区、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管理体制和政府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覆盖自主创新体系全过程的政策链。深圳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科创委合署办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和深圳科创委主任由同一人担任,确保了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深圳高新区建设“创业投资融资广场”,成立了“深圳市科技金融联盟”,促进数千家金融机构集聚,创投资本活跃,已经形成基金找项目的创新气候。

(2)聚焦前沿科创领域

  深圳高新区聚焦高端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主要招引知名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总部、前沿科技创业团队,已形成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IC设计、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到服务外包的软件产业群,从诊断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

(3)推进深港创新合作

  在深港双方政府推动下,积极共建平台、加码政策扶持,推进深港创新合作。依托深圳湾园区、深圳大学城、坪山高新区等园区,共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园、香港高校成果产业化基地、港澳青创基地、深港澳合作大学,积极落地实施港澳创业创新专项扶持政策《深圳市“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4)融入国际科创大平台

  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版图,承载全球创新策源地功能。在科创前端建设实验室、研究院等开展国际协同创新研发、创新人才培育,在后端建设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承接全球前沿技术转移转化。深圳高新区设立了“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已有80多家海外机构入驻国际平台,在促进深圳对外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